上海长兴瞄准“新智造”发力近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9月20日,以“新智造、新动能、新起航”为主题的上海长兴产业经济推介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大会由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崇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总投资近百亿元的12个重大产业项目举行了集中签约。当天,《关于促进长兴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会上,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办公室分别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投资促进中心、华为上海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市长开办、崇明区政府、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签订三方战略框架合作协议。长兴产业园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北斗海智、中联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进行了集中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近100亿元,主要涉及海洋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金融服务等领域。记者了解到,长兴产业园区现有10个重大产业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约120亿元,22个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将为推动长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为崇明三岛之一的上海长兴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岛域总面积约162平方公里,是世界海洋装备岛、上海生态水源岛、特色景观旅游岛,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长江隧桥使长兴岛成为连接上海市区和长江以北城市群的重要枢纽,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门户。长兴岛距金融中心陆家嘴仅25公里,建设中的轨道交通崇明线将使长兴岛成为上海大都市30分钟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岛屿南岸拥有极为宝贵稀缺的深水岸线米,这些深水岸线成为长兴岛海洋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位于岛域西北部的青草沙水库是上海市主要的水源地。
近年来,长兴紧紧依托滨江临海的天然禀赋,充分发挥背靠大都市、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的综合优势,将发展海洋装备作为优先战略选择,聚焦高端制造、技术创新等重点领域,集聚了江南造船、沪东中华、振华重工和中远海运等龙头企业,实施了一大批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形成集聚度高、关联性紧、竞争力强的海洋装备产业集群。
“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方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市区联动、资源聚焦,努力把长兴打造成为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地、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地、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上海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功能区。”崇明区委书记李政说,当前,崇明区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期,要抢抓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机制调整、轨道交通上岛等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长兴岛新一轮高质量大发展。
他介绍,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内容:一是主动拥抱新智造。加快推动海洋装备、海洋经济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大力发展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加快融入全球海洋装备产业链核心环节,奋力抢占海洋经济价值链高端;二是充分激发新动能。推动高科技与新产业一体化发展,努力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更大突破,集聚发展海洋装备、生态环保、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科技研发和新型材料,持续推动跨行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创新经济、服务经济,积极构筑以海洋装备为主导,科技创新为支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融合互促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奋力扬帆新起航。加强多元功能开发,优化开放创新生态,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集聚国际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全力打造一批创新型特色园区,吸引培养一大批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壮大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世界领军企业,全力打造千亿级长兴产业集群。(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山东青岛:中秋节前崂山码头渔获丰收
【服贸会“云探馆”】科技+传统文化 三维水墨动画讲好中国故事
水墨动画可谓是中国动画制作史上的独门绝技。
2022-09-03 17:56
【服贸会“云探馆”】科技赋能电影 提升感官新体验
“裸眼3D电影、8k高清电影院、胶片电影4k修复、动态电影海报”等“电影黑科技”悉数亮相北京服贸会。
2022-09-03 17:45
【服贸会“云探馆”】数字释放文创潜能 裸眼3D交互空间成“服贸会”热门打卡地
本届服贸会围绕“数字赋能文旅发展,文化创新美好生活”为主题, 元宇宙和数字化则将成为本届文旅服务专题高频词。
2022-09-03 17:42
【服贸会“云探馆”】猎户星空多款机器人亮相 助力智慧服务新体验
作为凝聚全球合作共识、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次服贸会的展览面积和线下参展企业数量均超过上届,整体展览展示面积达到15.2万平方米,将有24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来自全球服务贸易的多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得到展示。
2022-09-02 20:28
【服贸会“云探馆”】工业制造为元宇宙落地提供“沃土”
记者在服贸会首钢园区的元宇宙展区探馆发现,工业元宇宙已经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应用和拓展,工业制造正为元宇宙落地提供“沃土”。
2022-09-02 20:25
【服贸会“云探馆”】冬奥黑科技亮相服贸会,跟随镜头一探究竟!
冬奥黑科技亮相服贸会,跟随镜头一探究竟!
2022-09-02 18:48
去年温室气体浓度和海平面高度均创纪录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8月31日发布的《年度气候状况报告》称,2021年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和海平面均创下新高,表明尽管人们在努力遏制温室气体排放,但气候变化趋势仍未减缓。
2022-09-02 09:33
航天员出舱影像为啥背景一片漆黑
9月1日,我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顺利走出舱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从空间站出舱主通道——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迈入太空。然而细心的小伙伴们会发现,历次航天员出舱画面中,航天员身后的星空背景居然一片漆黑,浩瀚星空中的星星都去哪儿了?
2022-09-02 09:25
国家公园是全球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类型,不仅是维护国家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地,也是为国民提供生态游憩、科普启智和科学研究的公共区域,更是彰显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形象乃至国家精神的重要窗口。
2022-09-02 09:20
2.8万亿元!这是《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于8月31日发布的去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这一数字较上年增长14.6%。同时,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也为全球研发经费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2022-09-02 09:18
科技赋能“智慧游” 拓展文旅边界
多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风情,炫酷的元宇宙技术,逼线年服贸会开放首日,位于北京首钢园展区1号馆和2号馆的文旅服务专题展人气爆棚,观众排起了长队,在丰富的文旅新体验中尽情释放对“诗与远方”的热情和渴望。
2022-09-02 09:15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陈冬、刘洋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2-09-02 08:52
比拼“下半场” 新能源汽车如何从“有”到“好”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21.6%,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下半场”的比拼,战幕已开。用户越来越多,如何从“有”到“好”——解决“安全、续航里程、快速充电”这三个“痛点”?
2022-09-01 10:12
本次评选共征集了125项候选技术,由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科技委员会的3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经过评审,以下八项前沿技术和八项面向量产应用的创新技术脱颖而出。
2022-09-01 10:11
问天实验舱:探索太空奥妙的“全能型”实验室
这可是一个发射重量达到23吨的“大家伙”。“这块头和分量,相当于北京地铁13号线列车的一节车厢。”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问天实验舱总体系统主任设计师张峤为它精准画像。
2022-09-01 10:10
首座合成生物主题科普馆落地北京
全球首座以合成生物为主题的科普展馆8月30日在有“中国药谷”之称的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揭牌。
2022-09-01 09:39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连续6年两位数增长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已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2-09-01 09:19
一段时间以来,科普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这一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同与落实,尤其是在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重要渠道的时代背景下,科普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更要超越到科学知识之上——转向科学理性的养成、科学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弘扬。
2022-09-01 09:11
在近日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波士顿大学认知神经学家Robert Reinhart和同事证实,连续几天用弱电流反复刺激65岁以上成年人的大脑,可以使其记忆力持续改善长达一个月。
2022-09-01 09:32
人工智能算法“照亮”月球永久阴影区
以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为首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观察到月球上的永久阴影区。该人工智能有望“照亮”永久的阴影区,尤其是那些尽管旋转但自然阳光仍无法到达的区域。这项近期刊载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研究也包含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计划中,有助于为其将来的登月计划确定着陆点。
2022-09-01 09:27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