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新川模式”暨共同富裕“企业单元”建设案例论坛在长兴举行
浙江在线日讯(通讯员 张泽民)4月25日-26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新川模式”暨共同富裕“企业单元”建设案例论坛在长兴举行,来自省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学领域的近百位领导、专家齐聚一堂,探讨“八八战略”在长兴的实践历程,与会人员对于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新川模式”纷纷点赞。
兴一家企业,促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20多年前,新川村处于长兴山区,区域狭窄、人多地少,过去当地村民的生活相对贫穷。因此,新川村曾一度走向了四处建厂、重工轻农的盲目发展阶段,陷入“环境让步于经济”的困境。石矿场、耐火材料厂,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那时候,村里的年轻人从不敢穿漂亮衣服去上下班。尽管当地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但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也让当地村民吃尽了苦头,对未来经济发展几度迷茫。
2003年“八八战略”实施后,村两委商议决定,还老百姓一片青山绿水。2004年开始,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在新川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果断决定关停污染矿山,淘汰落后产能。新川村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宁可不要发展也要保护好环境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对“低、小、散”企业进行“休克性”整治,关停全部小石矿和部分耐火材料厂、铅蓄电池厂,坚持产业发展、以工哺农、村强民富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味地彻底关停,更多的还是引导企业,让他们改造自身,有的企业可以到工业园区里继续生存发展。”新川村党委副书记胡春强说。
在这一过程中,从新川村走出的企业天能集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在天能集团董事长、新川村党支部书记张天任的倡议下,天能集团和新川村开展村企共建,发挥大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做强产业集群带动村民致富。
新川村以龙头企业带动作为引领,建起以天能为核心的配套工厂,发展配套服务产业,将产业发展与村民致富紧密相连,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在村企共建强力推动下,新川村乡村振兴之路硕果累累。据悉,新川村有3000多名常住人口,其中直接在天能集团务工的人数达到700多人,而从事天能产业链及电池销售的人数超过800人,与天能集团上下游配套的企业有30多家,天能集团为全村创造了不少创业和就业机会。
天能集团通过技术帮扶、资金支持、就业支撑等多种途径,引导新川村村民参与到村级资源开发和配套服务企业的致富新途径中。2021年,天能集团和新川村合作成立了3家村企合办的“共富公司”,村民拿分红、公司再投资,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文旅创富、投资创富。2022年,新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85.4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元。在张天任等一批企业家、乡贤的推动下,2019年新川村成立乡贤会,企业家们不但参加了,还纷纷慷慨解囊,当场捐赠新川村美丽乡村建设投资资金1100多万元,这些钱,蕞后都建设成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实实在在地让村庄、让村民受益。现在,新川村乡贤创办的各类市场主体达80个,很多村民因此增收致富。
天能和新川的联姻是长兴村企共建的一个缩影。在长兴,超威集团发挥“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22家企业在小浦镇中山村、画溪街道包桥村及徐家浜村、洪桥镇万仕桥村等地,打造共富车间、共富生产线个,把一些生产工艺较易的环节转移到工坊,推动工坊成为产业链发展中的一颗颗“螺丝钉”;诺力集团每年出资10万元帮助夹浦镇吴城村建立葡萄帮扶基地,为基地引进种植新品种、维护日常管理、提供技术培训等,并发动公司员工开展爱心认购活动,帮助困难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2023年初,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长兴县委县政府提出紧扣打造“现代化共富共享先行地”的目标。以“新川模式”为代表的村企共建共富模式,是将企业单元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一次生动诠释,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长兴的生动实践。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