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浙江样板 ——聚焦2021中泰街道产业经济
原标题:争当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浙江样板 ——聚焦2021中泰街道产业经济
立足于“中泰全域皆为南湖科学中心”总体定位,以建设“国际化高水准科学名城、现代化高能级都市新区、数字化高品质智慧云谷”为总要求,建设以“创新花园 竹笛之乡”为目标的工业特色型美丽城镇——这是中泰街道2021年以来的基本行动路线和思想遵循。
中泰街道曾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卫生乡镇、“中泰竹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等省市区荣誉奖项100余个。进入2021年,街道全力保障推进南湖科学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两大科研重器对本区域创新驱动、人才集聚、产业发展的引领效应。“今年是奋进‘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起点年,面对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新变化、新形势、新机遇,中泰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三个全域、三区创建’,围绕‘六个走在前列’,落实高质量快发展要求,积极构建‘北部腾飞、中部靓丽、南部富美’三横空间布局。”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小平表示。
在中泰街道党政班子看来,如何充分调动科创、文化、生态资源,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先机,是摆在街道全体干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此,街道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努力在“三区创建”中探路先行、作出示范。
据统计,今年1-9月,中泰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35亿元,同比增长38.09%;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25亿元,可比价增幅44.7%;新产品产值率61.6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幅54.7%;实现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累计出口18.41亿元,同比增长82.33%。今年以来,中泰街道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列入市级研发中心培育1家,省级研发中心培育3家。街道正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交出全年经济高分报表。
今年以来,中泰街道坚持创新驱动,打造02省道以北区域为创新策源板块,高效能服务“北部腾飞”,全力保障南湖科学中心建设,支持中泰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湖城共融的生态型科创园区。通过创新载体引领构建创新生态,在大走廊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动、核心驱动力作用。为此,街道设立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形成计划统筹、沟通联系、定期例会、督办反馈等常态化工作机制,销号式推进落实企业需求清单,为两大载体提供管家式服务。同时设立“南湖科学中心综合服务站”,开展“南湖掌上通”特色应用场景建设,统筹整合政务便民、社会治理、政企互动、党建联盟一揽子服务体系,提供精准服务、靠前服务、长效服务。不久前,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该企业成为中泰街道第2家上市企业,也成为中泰首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企业。自7月27日博拓生物IPO注册成功以来,街道不断深化企业服务,建立长效机制,结合“三服务”“亲清直通车”等活动,有效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为博拓生物今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起到了推动作用。
今年,街道进一步强化“空间要素”支撑,加快实施清退淘汰、低散乱整治,不断挖掘存量、盘活资源,有步骤、有重点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通过盘活中泰工业园存量工业用地方式,以“政府搭台、运营商唱戏”模式,引进招商运营商推进科创园建设;建立健全园区(楼宇)管理考核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运营单位招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提升工业园区运营能力。通过发挥运营商资源优势,中泰优质企业招引速度加快,截至2021年9月,共招引87家企业入驻园区。围绕全域美丽治理,常态整治“低散乱”,1-9月累计排摸低散乱整治点位20处,累计腾出空间30700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830平方米。“亩均论英雄”改革持续深化,有效发挥评价引导、激励和倒逼作用,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链条发展,今年以来街道新增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对象4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
为加强工业园区服务保障,中泰街道也因地制宜设立工业园区服务驿站,形成窗口办理与自助服务相结合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模式,通过全程代办制,发挥驿站“蕞多跑一次”基层平台作用,为企业提供发展、人才、金融、文化等各类服务,加强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及兑现,助力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甚至“零跑腿”目标。同时,探索研究切实可行的提升改造规划方案,有步骤、有重点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通过产业融合、风貌营造、环境生态、交通高效、文化彰显五大体系互动互促,打造湖城共融的生态型科技园区。
随着南湖科学中心、阿里达摩院规划建设,之江实验室及配套“三路一河”、未来科技城国际教育园等重大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南湖科学中心逐步成为未来科技城重要中心,而中泰街道老集镇也将成为南湖科学中心重要一环。对此,街道未雨绸缪,通过美丽城镇建设全面提升街容环境,充分准备好承接南湖科学中心人才和产业的溢出,努力推动实现“中部靓丽”。为此,街道紧锣密鼓加快旧城改造,把握项目推进、土地出让节奏,优化城镇布局,重点攻坚石鸽集镇幸福河以北区块征迁。深入实施全域环境整治行动及城镇靓化工程,将“美化、序化、亮化、功能化、数字化”贯穿城镇建设全过程。
今年,街道进一步建立完善城镇空间规划体系,强化重要街区、主干道沿线、滨水地段、商贸区等重要地段和节点的城市设计,塑造地域特色风貌和建筑精品,十里风荷、海伦堡、星未来、鉴未来等小区相继交付。引导建设面向社区功能复合、便民惠民的邻里中心,构建舒适便捷、全域覆盖、层级叠加的“5/15/30”分钟生活圈体系,谋划开展石鸽社区未来社区试点。加快星级农贸市场建设,投入使用跳头便民服务中心,规划图书馆、电影院、体育场馆等文体娱乐休闲设施,引导构建邻里中心。投入使用中泰中学、岑岭幼儿园,完成中泰二小、石鸽幼儿园等项目前期,谋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和各服务站点提升改造,加快示范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新建、提档、扩容。建设公共绿地、口袋公园、体育公园等敞开空间,实现5G基站基本覆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加大收集设施建设。依托运动公园建成“绿化长廊”,谋划亮灯工程三期建设。
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的新农村典范,中泰街道因地制宜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街道领导班子全面梳理美丽乡村各类基础建设项目,“一事一议”推进人居和美的新农村体系建设。其中,首要工作就是完善美丽乡村基础建设,积极部署实施“百路千里美乡村”全域环境扩面提升工程。今年以来,街道投资5500万元开展中桥村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500万元开展白云村西坞里环境提升,投资1500万元建设紫荆村两个竹笛产业配套用房,美丽乡村四村精品区块建设项目已基本完成。及时深化标准茶园项目建设,对双联村、枫岭村、泰峰村和白云村“茶三角”区域的生产服务性道路进行全面新建与改造,累计新建茶园道路10000米、护坡5000米,节省茶农肥料运输成本每亩200元以上。目前,街道绿色茶园防控示范区已完成建设超2000亩。在强化农村林水基础建设方面,街道开展区级保护林调整及林地上图工作,做到一村一图一清册,摸清底数,深入推进林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白云村健康森林抚育建设项目250亩。
引山入城、以水为脉、以绿为魂,创造“山、水、城”交融的独特风貌,这是中泰街道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重要考量。街道以“特色农业”为经济抓手,践行“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把美丽环境转换成经济实效,对标《联合国森林文书》履约目标,打造“品牌保护+文化产业园大平台+苦竹现代示范园区”的全产业链特色小镇。在苦竹笛用竹种质资源培育推广、竹笛产业可持续发展、竹笛文化传承弘扬、竹农林农就业增收、苦竹碳汇绿色金融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目前,中泰竹笛产业定向培植标准化示范面积1.28万亩,集聚竹笛生产加工企业160余家、淘宝店铺60余家、年总产值达3.4亿元,竹笛产品占全国份额85%以上。竹艺小镇获评为中国竹笛之乡、浙江省民族艺术之乡。而为提升另一大特色产业——茶产业的品牌效应,街道针对小户散营、产业链短等实际情况,确立了“统防统治抓质量、一所一社一品牌”发展方向,打通上游茶叶种植、中游茶叶炒制销售、下游衍生文旅产品开发的茶叶全产业链。还注册“大涤洞天”“大涤山”区域茶叶公用品牌,打造集“茶叶交易、展览展示、研究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茶叶发展中心,建设枫岭、双联总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的茶叶生产及茶文旅服务配套设施。委托中泰茶叶研究所完善质量体系建设,制定茶叶品牌工程实施纲要,开展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的营销服务。开展茶叶种植、炒制、茶艺、电商微商等技能培训10余次,今年新启动茶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3个,实现茶叶年产值约1.8亿元,带动4600多户茶农增收致富。在推动民宿文旅结合方面,街道目前已完成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9个,精品区块9个,创建2个3A级、6个2A级旅游景区村庄,与区旅游集团共同打造的中桥白云慢谷风光线初具雏形。由中泰民宿专业合作社统一整合运营的31座“慢谷生活”民宿(农家乐),如闪亮的明珠分布在15个村社,串珠成链成集休闲商业、文化创意、田园休憩、品质度假、养生养老等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建构成“主题多样、科技赋能、产业集群”民宿经济复合体。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核心是农业的富足、村民的富裕,这是中泰街道追求共同富裕不变的主旨。街道采用盘活存量资产、新建配套用房等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拓展“消薄”路子。如枫岭村改造废弃矿山建设为厂房出租;岑岭村改造废旧厂房,按照标准化9班幼儿园进行建设,年租金200万元。街道按照党建联盟模式,补助每亩耕地1300元、每亩林地700元,鼓励村社与农户签订统一委托流转协议,并整合出租给农业经营业主,在全街道推广“风景田园”和规模农业。委托第三方开展电商直播和农产品推送活动,带动中泰本地大米、茶叶、竹笛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让好产品逐步卖出好价格。不仅如此,中泰街道还注重引导经营农户转变到经营农创。街道加大农创客的培育,为农民创业赋力,注重通过推进农村创新创造为乡村发展赋能。至目前,已培育包括自有品牌“四口田”在内的规模化家庭农场16家,年总产值达900万元。
接下来,中泰街道将继续深度布局“北部腾飞、中部靓丽、南部富美”三横空间,同时深化“党建统领、治理创新、文化赋能”三纵机制建设,进一步紧抓机遇承接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和南湖科学中心产业溢出,落实余杭创新发展“翱翔计划”,以创新生态撬动提升城市能级,合力打造创新经济新高地。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