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搭建”变身为“绿净美”长兴旧厂房拆改展新颜
秋日的长兴县经济开发区的“味之源”,员工们正忙碌着将蜜饯的原料经过漂烫、糖渍、晒制、自动化包装等步骤,制成成品。厂房外的运输车停留的地方,隐约残留着一些拆除的痕迹。
“这些蕞初建于90年代的厂房满足不了经济增速、订单增加的需求。”负责人邵卫民回忆着,企业在2014年扩建了新厂房,为了方便存放原料、堆放废弃机械,就在厂区周围搭建了彩钢棚。于是,约莫三四米宽、五米高的违建钢棚围绕着厂区一点点搭建,面积达到了五六千平方米。
这在开发区并不是个例,作为长兴较早的工业园区,一些早年通过招商引资落地的企业存在私搭乱建的情况,也存在厂房外租、货物堆放在周边马路,却监管困难的现象,一方面给毗邻的太湖街道村民造成困扰,另一方面也影响园区的整体形象,影响品质提升。
今年七月以来,开发区、太湖街道联合开展“美丽厂区”行动,对企业内存在结构、质量安全隐患的、严重影响消防安全的、影响公共设施安全使用和防汛防台的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整治。
拆违建,摸清底数是关键。太湖街道联合相关部门,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对辖区内企业进行排查。对排查出来的违法厂房建立“一户一档”,并及时录入省“三改一拆”信息管理平台,实行销号管理,排查出近70家企业存在违章建筑。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违章建筑进行整治拆除。邵卫民积极相应,伴随着“轰隆隆”的声响,“味之源”内连片违建钢棚被集中拆除,围绕厂区的蓝色屋面不见了,被遮挡的建筑外墙重新露出“面容”。如今,厂内道路两旁、厂房门前都能看到一个个摆放整齐的垃圾桶,来往的员工依次将垃圾丢进了对应的桶内,增加的绿化也让企业职工和来往行人享受“绿色福利”。厂区面貌改善,换来的是员工更强的凝聚力和更深的热情,国庆假日期间不少员工放弃休息,为企业赶制订单。
借“三改一拆”整治行动东风,太湖街道集中攻坚,目前已有26家厂房、13万余平方米的私搭乱建、违建厂房被一一拆除。不少企业厂区一改往日旧面貌,从“乱搭建”变身为“绿净美”。
这一行动不仅换来了环境的全面改善,也为安全生产、产业转型留出了空间和余地,低效土地得以再开发再利用。长兴新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的厂房便是在兰花实业腾退的土地上重新建设的。这家总投资10亿元,从事汽车全塑后尾门及内饰件生产的企业,通过“腾笼换鸟”盘活以闲置多年的厂房,“4~5万平方米的闲置土地,加上一些违章建筑的拆除,总共7万多平方米的场地给我们搭建新厂房。”基建现场负责人张伟在节假日依旧忙碌着,目前整个厂房改造工作接近尾声,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同时二期的宿舍楼和研发楼、主体厂房将于10月完工。
长兴县“三改一拆”办主任吴淑平表示,集中开展连片违法搭建厂房专项整治行动,是长兴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企业违建的有效拆除,也能保证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通过“拆改并举”,让更多企业告别“低小散”状态,沿着更加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城市面貌才能得到更大的改善。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