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高新区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
本报记者 叶伟 特约通讯员 许嘉
2023年,昆山高新区坚持创新、推动改革,开拓前行、砥砺奋进,深度激发科创动能活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2024年,昆山高新区将全力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谋新篇,坚定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奋力朝着国家高新区前30强冲刺攀升,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为昆山市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奋力交出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高分答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每90秒可组装一台高端整机产品,生产线%。中科可控智能产线,刷新国内整机智能制造产线蕞高纪录。
摄像头每天出货量约100万颗,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及销售额居全球第二。丘钛微电子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移动终端摄像头模组制造商。
尺寸从“平方厘米级”提升至“平方米级”,光电转化效率达18.04%。协鑫光电打破钙钛矿行业天花板,创造新纪录。
昆山高新区,举足轻重的科创产业高地,生机勃勃的发展热土。
2023年,昆山高新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规模分别突破740亿元、500亿元;在国家高新区和江苏省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分别升至第32名和第6名,继续领跑县域国家高新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昆山高新区坚持创新、推动改革,开拓前行、砥砺奋进,深度激发科创动能活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更加厚实、更有份量、更显光彩的“高新”篇章。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公布第二批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名单,昆山高新区先进计算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入选。至此,昆山高新区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了“零”的突破。
布局新赛道,方能制胜未来。当前,以算力为核心的先进计算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石。昆山高新区敢为人先,瞄准先进计算产业超前谋划布局,建设先进计算产业园区,聚焦高端服务器生产和工业软件研发等重点赛道,全力打造综合算力平台和应用支持平台两大服务平台,前瞻布局量子计算、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构建“4+2+X”先进计算产业发展体系,推进千亿级先进计算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区域先进计算产业核心集聚区、计算多场景融合应用创新先导区、算力赋能辐射中心区、自主计算生态引领区。目前,该集群已有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89家、省级以上各类人才计划294项,集聚中科可控、寒武纪、中科晶上、昆高新芯等重点企业。昆山高新区先进计算产业2023年产值近140亿元。
生命健康产业同样是昆山高新区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昆山高新区从零起步,抢抓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新机遇,率先布局小核酸及生命健康产业,规划建设面积941亩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形成以小核酸产业为旗帜,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服务外包等领域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打造全球一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目前,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聚集了瑞博生物、泽璟制药等14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
此外,昆山高新区还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数字智谷产业园、机器人科技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科产金产业园、精密制造产业园、鑫欣科创产业园、欧美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持续巩固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将产业基础筑得更牢、创新集群建得更强、发展能级提得更高。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昆山高新区坚持强链补链延链,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深化布局先进计算、生命健康两大创新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低碳经济、人工智能三大领域战略“新赛道”,加快建设“2+2+3”现代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2023年,昆山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至68.5%。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硬核支撑”。昆山高新区围绕“2+2+3”产业体系,加强政策支撑力度,深化科技招商,招引高价值科创项目,建强产业集群主阵地。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区已完成305个科技项目注册落户,其中人才类项目82个、平台类项目5个、产业化项目133个。已落地项目中重点项目超30个。2023年新增注册外资首次超5亿美元,到账外资近4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创新载体是实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更是未来抢占新赛道、决胜新战场的主阵地。
近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3年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认定名单,昆山高新区皓康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成功入选,成为高新区首家江苏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昆山高新区皓康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于2013年,占地27亩,与上海市金茂(昆山)律师事务所、苏州英特凯瑞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11家外部专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场地使用、创业指导、法律咨询、技术支持、投融资服务、项目申报及第三方中介服务等全方位孵化服务。截至目前,该中心入驻企业96家,成功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1家和创新型中小企业10家。
无独有偶,2023年8月22日,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研发总部二期项目(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四期EPC工程)封顶仪式举行,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为苏州市重点工程,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研发总部二期项目位于昆山市萧林路南侧、祖冲之路东侧,总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蕞高建筑为94米(22层),项目集自主研发、技术转移、绿色办公、综合配套于一体,可为入驻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便捷、舒适的科研、办公与生活环境。项目于2021年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12月竣工交付。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研发总部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围绕数字经济“新赛道”,布局工业元宇宙、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产业,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
在昆山高新区,像皓康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阳澄湖两岸科创中心这样的创新载体可谓是星罗棋布。2023年,昆山高新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各类创业创新服务资源,持续优化科创载体创业发展生态圈,建成运营国家高新区集成创新中心,新增各级各类科创载体超30万平方米;与紫竹高新区双向赋能组建创新联合体,启动建设10万平方米紫竹麦垛总部科创产业园。
创业带动创新,创新促进创业。昆山高新区做大做强科创平台, 全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科创能级稳步提升,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获国务院批复正式立项,中科可控获批筹建国家智能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新增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立项昆山重点实验室7家创新平台加速汇聚,昆山高新区科创活力更加澎湃。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昆山高新区,有这样一家企业,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接连打破3项世界纪录:2023年11月23日,其推出的1000㎜×2000㎜钙钛矿单结组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8.04%,刷新世界纪录;2023年11月30日,其推出全球头部块真正意义上的钙钛矿叠层组件,279mm×370mm的钙钛矿叠层组件效率达到26.17%,再创新的世界纪录;2023年12月14日,其推出的369mm×555mm钙钛矿叠层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6.34%,效率再破世界纪录!
为什么协鑫光电能三次打破世界纪录?这得益于该企业卓越的创新能力。
钙钛矿是目前蕞具商业化前景的下一代新兴光伏技术。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隶属于全国新能源行业领先企业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的研究、开发及量产工作,致力于实现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产业化,也是目前全球仅有的3家开启100MW量产线建设的钙钛矿企业之一。目前,该企业拥有授权专利证书91项,荣获2023年“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称号。
“随着国产钙钛矿光伏技术加快成熟落地,将持续巩固我国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有力保障能源安全。”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斌表示。
企业的成长,既要靠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精心培育。昆山高新区坚持分层分类分级指导,推动企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上市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发展壮大,形成龙头引领、中坚强大、活力充沛的“雁阵式”企业梯队;制定了“一链一库一画像一档一图一方案”的“六个一”举措,为优质中小企业精准“画像”、靶向施策,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新生态。
同时,昆山高新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加快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培育,持续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进一步为昆山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2023年,昆山高新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820家,较2019年实现翻番;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江苏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江苏省级潜在独角兽7家、瞪羚企业56家。
企业群体不断壮大,推动昆山高新区创新能级显著增强:累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获得江苏省专利优秀奖1项;获批苏州市企业知识产权登峰行动计划项目1项、苏州市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计划项目1项,获评苏州市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程成长型企业12家、优势型企业9家、引领型企业10家。截至目前,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654件,占昆山市近1/3,其中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1件。
实现创新发展,人才是头部资源。2023年10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上,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原副主任、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林建辉教授团队申报的“高速列车核心部件主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林建辉教授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测控技术与故障诊断的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作为行业知名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主持与主研参与3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
事实上,林建辉教授与昆山高新区结缘已久。2018年9月,昆山高新区与林建辉教授领衔的路航科技团队合作,共同投资成立了昆山高新轨道交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为进一步整合技术成果资源、培育新的上市主体,2021年,通过股权重组设立了江苏路航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在昆山高新区大力支持下,江苏路航不断成长。目前,该企业已累计完成科研项目200余个,包括7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完成验证试验项目300余个,多个产品在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京张高铁、印尼雅万高铁)和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实现列装。在此次获奖的“高速列车核心部件主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江苏路航也是项目组核心成员单位。
“昆山之路”就是“人才之路”。昆山高新区始终牢固树立“人才是头部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人才科创发展行动计划,持续擦亮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国字号”招牌,全力打造科技、人才、产业耦合有机生态,让人才成长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同频共振。截至目前,昆山高新区拥有国家级人才74名、江苏省双创人才(团队)59个、姑苏领才(团队)116个、昆山双创人才(团队)336个。
人才团队和企业多了,相应的服务环节也不能落下。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及时了解企业诉求,推动解决企业难题,昆山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新颖周到的服务举措,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奋楫扬帆正当时,勇毅前行谱新篇。2024年,昆山高新区将全力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谋新篇,坚定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全力以赴强产业;筑牢打实硬科技支撑,全力以赴抓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力以赴建新城;以民之所盼为本,全力以赴惠民生,奋力朝着国家高新区前30强冲刺攀升,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创新园区,为昆山市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奋力交出中国式现代化昆山新实践高分答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 电子邮件:请将“#”换为“@”)
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发布
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发布
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长14.2%
国家级区块链网络大同节点启动建设
盘活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推进专利转化运用
中国药谷持续擦亮中药文化金名片
“碳”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新技术赋能双碳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创业
潮品
研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