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一走进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5.9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块,看到的是纵横交错的高标准道路,大片的绿地和纵横交错的河道,不似厂房却是厂房的工业用房,这不禁让人产生疑虑,难道这里是一个工业开发区?是的,到2011年,这里将累计引进企业100家,完成生产性投资175亿元,累计协议引进内外资22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00亿元,并形成300亿元的产能。“随着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产业定位明确以及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也步入良性轨道,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对开发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钱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陆建明对记者表示。
几年前,这片地方还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农村。2003年,考虑到工业在杭州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加上工业用地日益稀缺,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力争打造成为杭州第三大产业高地。2006年3月6日,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4月17日,成为国家发改委公告批准的省级开发区。
为了加速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06年以后,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不断拓展新的招商渠道,加大与省、市涉外经济主管部门的联系;加强与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中介机构的合作;主动上门拜访国际国内大公司驻杭、驻沪办事处,开拓大项目引资渠道;与杭州市政府驻京、驻沪、驻深、驻港招商办事处建立合作关系,完善招商信息网络。招商地域空间也从本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扩展到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境)外国家、地区,招商领域不断拓展。几年来,开发区参与国内外招商活动100多场,在浙洽会、厦洽会、西博会、国(境)内专题招商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中都开展了专题推荐活动。与此同时,钱江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也在有序推进。目前启动区块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形成了六纵六横9平方公里区域的路网构架。其中已建成道路15.9公里,在建9.63公里,河道9.5公里,道路、河道绿化47.2万平方米,污水泵站一座,临时垃圾中转站一座,农居点建成15.45万平方米,在建20万平方米。除了即将建好的临时商贸设施外,开发区引进的集购物、餐饮、宾馆及写字楼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项目——欣北·钱江国际广场也已经动工。“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如高标准道路、高规格绿化及在建的高品位商业项目给客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招商引资工作大有裨益。”陆建明称,从蕞近接触的项目层次和接待的客商人数来看,和早期相比,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升。
2007年,开发区全年共接待客商653批、1614人次,接洽项目204个;共引进用地项目10家,协议总投资24.4亿元人民币,实际到位资金4.07亿元人民币,协议引进外资3565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06万美元,比年初计划增加了一倍多。其中工业用地项目9个,总投资19.23亿元人民币;综合用地项目2个,协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引进标准厂房入驻项目5个(外资2个),引进协议总投资2677万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开发区已累计引进建设项目达29个,总投资逾70亿元人民币,其中工业项目超过21个,总投资逾65亿元人民币,外资项目6个,合同外资4475万美元,全部项目投产后产值预计为150亿元;综合用地项目2个,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已开工建设或部分建成、竣工及完成的主体厂房面积达34.3万平方米,在建厂房面积达63万平方米。
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是新兴的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开发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较为成熟的发展路径与管理经验可供借鉴,所以有条件在高起点上进行规划和开发。
“在产业定位中,作为杭州第三大产业高地,我们尽可能做到错位发展,凸显后发优势。因此,结合杭州经济的特点和国内外高新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我们将新材料、新能源作为开发区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头部大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钱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许保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已经非常明确,即致力于打造“三大基地”: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科技产业发展基地、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基地、信息港和医药港建设的拓展基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开发区的招商工作也主要是围绕开发区的产业定位进行。截至目前,在已引进的工业项目中,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门类。引进项目中不乏亮点:2005年,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同济大学国家环境治理中心等为技术支撑的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投资建设的能源与环境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开发区,该项目着力打造国内首个集科研、孵化、中试、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节能环保与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工业标准厂房,引进一批欧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预计可实现年销售产值20亿元。另有一批知名企业在开发区大展拳脚,特别是刚刚携手两家世界500强美国伊顿电气和德国西门子不到一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虎牌控股集团于2007年落户开发区,该项目属于杭州市重点发展产业项目,主要生产高、低压电器元件、电气成套、电气自动化等产品,项目达产后第3年将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人民币。
随着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推进,目前三大主导产业初具雏形:一是半导体照明产业:2005年,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被中科院半导体所授牌“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在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沿;二是环境与能源产业:2006年,国资委下属的重点国有大型企业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在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打造了“能源与环境产业基地”,总投资达8.8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374亩,这是该公司在华东地区继西湖国际科技大厦项目之后着力打造的又一个重点项目,将为国内外节能环保类科技企业提供一个理想的创业平台,也是全国性节能环保与科技示范基地;三是光伏太阳能产业:开发区正在打造以光伏太阳能产业的原材料制造、晶体切片、太阳能板等一系列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太阳能产业链,积极打造光伏太阳能产业基地。开发区已经成功引进太阳能多晶硅的材料项目,该项目的引入为未来相关产业链的跟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开发区“三—五”行动计划,到2011年,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将累计引进企业100家,完成生产性投资175亿元;累计协议引进内外资220亿元,其中:累计协议引进内资165亿元,实际到位内资75亿元;累计合同利用外资8亿美元,实到外资3.3亿美元。到2011年末,培育工业销售产值超50亿元企业1家、超2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6家、超5亿元企业10家,上市企业10家、上市培育期企业40家,省级以上高新企业35家。
众所周知,招商工作,特别是对初创期的开发区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果招商速度和质量面临矛盾时该如何选择呢?
在钱江经济开发区,记者听到的是“后者”。“我们坚持量质并举,更注重质量。”陆建明坦言。在招商过程中,钱江经济开发区严守“质量关”,坚持宁缺毋滥、精挑细选的原则,从产业、投资强度、产出效益、能耗、环境污染、技术含量、集约用地等七方面进行把关,努力引进优质项目。如在科技含量上要求入区企业应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具备国内领先和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优势;在产出效益方面,要求达到700万元/亩以上,今后将逐步提高到800-1000万元/亩以上;在能耗方面将继续保持环保型一类工业的要求;工业企业的容积率要从现在的1.2左右,逐步提高到1.5左右等等。
近年来,开发区招商入区企业的投资强度逐年提高,2005年是230万元/亩左右,2006年为250万元/亩左右,2007年提升至286万元/亩,目前则已提高到297万元/亩。2007年引进的10个项目中,列入国家鼓励类项目10个,其中外资项目2个,高新项目3个,市级省级研发中心企业5家,进入上市辅导期企业3家,列入市内外资统计口径的大项目7个,预计在今后的3-5年内投资强度将继续提高到300万元/亩以上。
据了解,凡是进入正式谈判程序的项目,都经历了“推介”(向投资商宣传介绍开发区)、“了解”(学习并且熟悉不同产业的特点)、“沟通”(掌握弄清投资商的想法和投资意向)、“考察”(陪同投资商实地考察开发区用地现场)等诸多环节,特别是重点跟踪项目,往往要经过十几次乃至几十次的沟通和洽谈,锲而不舍盯住每个项目不放松。据了解,开发区2007年全年接触、洽谈、跟踪了204个项目,在严格遵循开发区的入区门槛标准的前提下,从环境评价、投资强度、科技含量、产出效益等多方面严格把关,蕞终淘汰了74个不符合开发区定位的项目,使进入开发区的项目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当然,我们也非常清楚,招商工作速度对于目前开发区的重要性。”陆建明表示,“因此,在严守‘质量关’的前提下,为了加速招商进程,我们只能多下工夫,加大宣传,提升开发区形象和知名度,不断创新和深化招商方式,实现引资向选资转变。”
据悉,开发区招商部每周一次例会,对每个招商人员近期接触的项目进行分析论证,排出下一阶段重点跟踪项目、长期跟踪项目、一般跟踪项目,按照项目的重要性,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跟踪和联系。对于大项目的洽谈,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管委会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解决谈判过程中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开发区还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比如通过与知名媒体进行战略合作;与国际国内知名门户网站实现链接;选择一批针对性强的专业招商网站,指定专人定期维护更新;调整更新开发区网站,建立英文、韩文、日文、德文等多种语言版本;加大资金投入,在省内外各大交通要道多处设立户外宣传广告牌等等。
此外,开发区围绕招商引资前道项目引进和后道报批服务等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招商服务,协助企业完成项目的入区批复、名称核准、项目备案、项目核准、合同章程审批、批准证书审批、营业执照、组织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以及办理土地招拍挂等各项手续办理,力争使投资商的满意度达到蕞佳,蕞终形成开发区和企业的和谐、共赢。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