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五大并举”走出转型升级新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长兴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首次进入“全国经济社会综合势力百强县”,并实现两年“晋级56个位次,被媒体誉为“长兴速度”。但同时,发展中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传统的粗放增长模式导致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一些环保问题甚至引发。鉴于此,长兴县深刻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近年来,全县根据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狠抓大平台建设、大产业培育、大项目推进、大企业发展,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环境不断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的转型升级新路子。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3,7亿元,财政总收入40.1亿元,成为全国发展速度蕞快的县(市)之一。
长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可以用“五大并举”来概括: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现代产业并举,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长兴坚持把淘汰落后产能和发展现代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期间,共关闭小煤矿5家,拆除石灰土立窑136门,关停水泥企业15家,关闭铅酸蓄电池组装企业122家,淘汰喷水织机1万多台,拆除耐火、琉璃瓦企业烟囱223个。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在淘汰落后的同时。加快推进纺织服装、蓄电池、机械汽配、电子电器、新型建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能源、现代纺织、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七大特色农业产业,突出发展以“十大景区”为主的旅游业和正泰综合体项目、八佰伴百货等一批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长兴产业结构明显优化。2010年,水泥、化工等传统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比“十五”末下降7.8和2.1个百分点;现代纺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占比达到27.22%和20.15%,分别比“十五”末提高5.3和9.1个百分点。先后被授予“全国无机非金属材料基地”、“中国绿色动力能源中心”、“中国水泥产业基地”、“中国耐火材料之乡”、“中国节能灯电容器之乡”、“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国家绿色动力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浙江省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浙江省蓄电池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等称号。
二是重大项目建设与培育大企业集团并举,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水平。长兴坚持把大项目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命线,把大企业集团做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在项目引进上,狠抓招商选资不动摇,坚持三产并举、内外并重、以质为先,更加注重驻点招商、产业招商、活动招商,着力推动招商引资由“来什么要什么”向“要什么招什么”转变。在项目推进上,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相继开展“工业项目推进百日攻坚”、“双百双推”、“百个项目促转型”、“千企升级大投入”等专项行动,积极推动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做贡献。同时,深入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加快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品牌培育和企业上市,全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2010年。全县“亿千”企业总数突破百家,比“十五”末增加91家,形成了一批大企业梯队,其中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企业2N、超30亿元企业2家、超10亿元企业7家,培育上市企业累计2家。
三是提升大平台发展与加强资源利用效率并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长兴坚持以建设“浙北主体功能区”为目标,着力提升大平台发展,调整和组建了以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州南太湖(长兴)产业集聚区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龙山新区、太湖新城五大园区为核心,城南、城西、城北和雉城四大工业功能区为配套,林城工业园、煤山工业园为补充的“一体化”大平台建设模式。目前,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部级开发区,并获得“国家首批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称号。55.4平方公里开发面积纳入升级规划,为新的大项目引进和大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推动大平台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如在土地使用方面,坚持做好盘活用地存量、管好流量、用好增量的文章,仅2010年全县就完成处置转而未供土地3797亩、低效利用土地1186亩和闲置土地696亩,并盘活存量土地858亩,成为省内唯一一个全国“2010年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试点县;在资金方面,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整合投融资资源,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全县拥有银行、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31家,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称号。
四是科技投入与人才引进并举,不断增强创新能力。长兴坚持把强化科技和人才引进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持。“十一五”期间,长兴县财政对329个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技投入为2084.5万,元,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31.28亿元,总销售收入68.17亿元,总利税16.41亿元。全社会的产出投入比为2.18,县财政的产出科技经费投入比327,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全县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共2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达到193.6亿元,占全县规模企业总量的34%,比“十五”末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同时,县里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先后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了科技创新园、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长兴)、浙江绿色动力能源集成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创新服务平台;累计引进硕博士400多名,高层次人才1900多名。
五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并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质量。长兴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生活需要,取得了经济社会双丰收。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6046元和13305元,拥有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生态县、省科技强县、省教育强县、省森林城市等多项荣誉。
长兴县通过以上“五大并举”,成功走出一条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也为我省县(市)加快转型升级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益借鉴:
一要坚定转型升级的信念和决心。转型升级涉及到原有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必然会带来发展的阵痛。克服这些困难,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决心。2003年以来,长兴县先后三次召开了被外界称为“不要发展”的会议,对工业经济进行全面整治,一举砍掉了一大批曾为长兴经济发展作过重要贡献的传统落后企业,年均财政收入减少2亿多元。但正是因为这些落后产能的淘汰,才为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空间,才有长兴现在发展的新局面。
二要因地制宜、顺势应时形成适合本地特点的发展模式。长兴的转型升级,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而是在原有产业发展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区位优势,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如长兴的新能源产业、现代纺织等正是在原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衍生中发展起来的。
三要建立持之以恒的长效机制。转型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县域政府而言,可能需要几届班子的共同努力。长兴自2003年以来,几任领导一如既往地推动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实现了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的良性循环。
被举报文档标题:长兴县“五大并举”走出转型升级新路子
热门推荐更多
长兴县“五大并举”走出转型升级新路子
长兴县特种水产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长兴县水产养殖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长兴县和平镇优质生态鳖产业发展对策
长兴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谈长兴县农村节水灌溉的产业化
浙江长兴县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
长兴县县城园林绿化若干问题探析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