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全力创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近年来,长兴县始终将工业强县建设作为全县发展核心战略,将转型升级作为工业创强的主要路径,促进长兴工业连年跃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集中精力抓工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当前宏观经济总体下行的新常态下,长兴工业经济正面临速度、效益双降的严峻局面,以及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严峻形势。为此,长兴县围绕“12345”,以全力争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契机,自我加压,树立新标杆,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合力,在全县上下营造集中精力促转型,千方百计抓创强的浓厚氛围。
“1”就是围绕1个要求。围绕“信心决心的示范、规模总量的示范、质量效益的示范、经验做法的示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培育发展的示范”等“五个示范”的总要求,全面创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2”就是坚持2个原则。坚持高标定位,发挥优势。坚持工业发展高起点定位,建立基础优势;高标准要求,建立管理优势;高技术支撑,建立发展优势。通过做精产品质量、做优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向中高端发展,努力当好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坚持创新驱动,质效并重。加大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围绕重点产业链推进协作创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将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扶持重点产业做强做优,强化比较优势。
“3”就是明确3个目标。近期目标(2015-2017)。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工业质量效益迈上新台阶、企业培育形成新梯队、产业结构初建新体系、制造方式实现新转变、平台载体实现新提升、创新创牌铸就新价值,建成六示范一基地”。同时,依据省工业创强评价体系和我县工业强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指标安排,设置了5个方面20项定量指标,其中13项高于省目标值,充分体现引领示范作用。中期目标(2018-2020)。到2020年,工业总量和发展质量继续保持领先,基本形成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先导、以三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重塑竞争新优势。远期目标(2021-2025)。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创新长兴、智造长兴、品质长兴、绿色长兴”,努力将长兴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县域典范。
“4”就是谋划4个路径。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倍增长。根据“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布局和浙江七大万亿产业发展导向,结合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我县要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信息产业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极。传统优势产业,改造优化促升级。针对我县有基础、有特色、有优势,并且具有转型空间和做精做强潜力的铅蓄电池、纺织、家用电器等传统产业,加快提质增效促升级,积极构建新优势。高耗低效产业,控量提质逼转型。对产能相对过剩的水泥、耐火、粉体、玻璃行业加强低效产能和设备淘汰,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先控后淘,扶优汰劣逼转型。生产性服务业,协同融合助发展。着力培育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服务化发展。现阶段重点发展科技研发与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
“5”就是突出5个核心。“育”。一育企业、二育业态。育企业,就是在注重龙头企业培育,打造“金象金牛”和“50强”,大力培育一批“高精尖”的科创型企业狼群企业。育业态,就是在做强制造业本身的同时,更加注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重点是打造科技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升”。突出整体产业层次和传统优势产业“双提升”。整体产业层次提升的落脚点在于新兴产业培育,主要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信息经济核心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主要是围绕铅蓄电池、纺织、家用电器,加快改造优化。“转”。对部分高耗高效、低效落后产能,以“控总量(对现有产能限量控量)、优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淘落后(淘汰高耗高排落后产能)”为路径,三管齐下,加快降低水泥、耐火、粉体、玻璃等行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建”。就是建链,建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系,提高区域配套协同率,更充分利用互联网统筹全球资源,形成“互联网+”的行业协同新模式。“集”。就是突出“三区五园”,加快改变“低小散”现状,形成较为集中的产业集群。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