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小城镇建设现状及建议
政府数据统计分析
2019-03-28 00:00
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体系中的一个节点,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之尾、乡之首。发展小城镇
建设好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为缩小城乡差别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是建街道、制镇个数增多,小城镇建设载体扩大。上世纪末,我县只有7个建制镇。到2015年末达到4个街道12个镇。建设个体增了一倍多。为我县小城镇建设扩容提质提供了基础载体和条件。
二是城区规划和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从上世纪80年代的2.3平方公里到20世纪末7.8平方公里,再到现在的县城规划控制面积由“九五”末的44.24平方公里增至66.6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2.6km2,全县城镇总人口达20.79万人,城镇化率达36.46%。
三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十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200多亿元对县城进行提质改造,建成了四纵三横的主要街道和交通通道;并在主要街道长沙路中段建成了长1064米、宽26米、可容纳近1000户商户的地下商业街;修建了10所公共厕所,能供人避雨和坐和公交车站台35个,新修和扩建公园3个,广场5个;乡镇新建了新修改建了35条街道,全县新增街道面积45万平方米,公厕及健身娱乐等公共设施及场所布局合理。
四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结合精准扶贫,仅2018年整合近20亿资金用于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进村道路的修建及硬化、农村用电的低压电网改造、以及以230个村部建设为主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60%的组通公路,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和规范化校园、乡镇卫生院、敬老院建设,村里垃圾有专人清扫,建有固定的垃圾池,乡镇建有垃圾集中焚烧站。人户密集的院、寨统一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乡村与县城一样实现了亮化,完成了13个新农村示范村的村庄规划,实施了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五是城市经营与管理上台阶。组建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理顺了城镇管理体制,引进重庆高建集团,对城市“畅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承包管理,城镇环境明显改善,品位不断提高。县城再次获“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称号,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二、龙山县新型城市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规划滞后,且不科学、功能不匹配,随意性大。我县的小城镇建设规划是1998年请长沙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制定的,后虽进行过调整,但在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落后的弊端已日益显现。如华塘新区的总规和详规、县城至石羔火车站的规划、县城环城路的规划、果利河治理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等都缺乏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原定规划实施也较差,随意性很大,如民族路原规划是直通沿河大道,但由于种种原因将玻璃厂卖给开发商修建了阳光丽景住宅区,致使民族路变成了断头路。又如岳麓大道原规划两侧修一些机关大院或大型商店、宾馆,因县财力紧缺,蕞后大多以小宗宅基地买给了个人,使本来可以成为一条上档次的豪华大街变成了一条“好吃街”。各项功能设施不科学合理匹配,昨天建好,后天又拆或挖的现象十分普遍和极端严重。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主要表现在水、电、汽、通讯、污水管道等管线路的设计不同步、不匹配。如209国道、城区的反复挖开埋设问题十分突出。
2、建设混乱,见缝插针。由于规划把关不严,执法不力,违法用地建房和非法建固定建筑物的现象屡禁不止。我县城镇建设是比较零乱的。农民的土地愿卖给谁就卖谁,土地所有者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有的开发商甚至还套购农民土地搞商品房开发。这些违反规划的建筑,有的擅自修十几层或二十层,2015年时。小产权房占商品房面积的20%。有的占国道、街道、消防道既破坏了城市建设规划,又影响了城市整体形象。
3、管理不力,“四乱”严重。我县虽然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他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管理仍然存在“四乱”问题。一是车辆乱停乱靠,从县城到乡镇都严重存在这个问题,堵车经常发生。如现人民医院门诊前人行道被乱摆车占了十几年,从来无单位或人员管理过。二是垃圾乱扔乱倒,县城、乡镇都如此;三是道路乱开乱挖,好端端的街道、人行道到处都是高低不平的补丁。四是乱搭乱建,除县城的主街道外,其它街道和公路两侧临时建筑和棚子随处可见。五是乱摆摊点,占道经营突出。
4、功能不全,生活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配套
一是电力不足,每到枯水季节,乡镇经常停电,有时城里也停;二是饮水困难,大多数乡镇还没有自来水,县城自来水厂因容量不足,常年超负荷运行,水质浑浊,实难饮用,且经常停水;三是燃气不足,我县县城常住人口已超过3万户10万人,因燃气不足,现安装天然气的只10000多户,供气不足的现象经常出现;四是出行困难,虽的近两年开通了公交车,又有200辆的士车,其营运线路和出租车不离中心,与县城面积扩大,居住、办事地分离不匹配。且价格昂贵,居民出行很不方便。至于农村就虽有个体或民营车发往县城或周边集镇;但管理乱,时间、价格随意性大,群众只能委屈求全;五是缺乏停车场,客观造成车辆乱停乱靠;六是缺乏文化体育娱乐场所,如体育馆、青少年宫、图书馆、公园、广场等建设都不适应新形势发展;七是公共卫生设施缺乏,从县城到乡镇没有几个象样的公共厕所,大多数乡镇没有公共厕所、居民居住就近的垃圾围、垃圾场。
5、产业不旺,缺乏活力。我县城镇除房地产开发处于高速增长外,其他是一些常规产业,没有几个新型的象样的产业,没有几家象样的工厂,工业品市场空间小,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农产品及加工粗放且没形成集约式发展格局中,农民增收成效不大,成为他人的原材料供应者,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不高,没能很好起到安置劳动力就业和增加财政收入的作用。商业也是小打小闹,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大批发市场,缺乏对外幅射和竞争力。
三、对龙山县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高起点谋划我县新型城镇建设。学习与我县一河相隔、一桥相连的来凤县超前规划,严格执行规划的先进理念,抓好县城及各镇区规划及建设。理清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结合脱贫攻坚开展的异地搬迁、危房改造,入村组道路、村综合服务平台等惠民政策落实,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统筹城乡规划。立足民安、华塘、新城、石羔、苗市洗车、里耶等建设发展平台,依托交通干道沿线重点乡镇,突出抓好民安城区改造提质工程,深入推进“龙凤经济一体化”战略,攻坚里耶古城保护与开发,实施乡镇基础设施建设。龙山蕞大的亮点在县城,蕞强的优势在县城,未来经济蕞大的增长点在县城,蕞大的希望也在县城。因此,全县建设的重点是县城,要通过5—10年努力,将我县的城市发展成为湘鄂渝边区武陵山腹地的一个品位较高、功能齐全、产业发达、特色鲜明、市场活跃、交通便捷、绿色环保、美丽宜居的中等城市。同时,要突出里耶古城保护与开发攻坚战,建设好以红色旅游和交通枢纽为特色的茨岩塘明星重镇、以土家文化为特色的洗车、苗市、靛房土家风情旅游明星重镇、以边区贸易为特色的桂塘、石牌、水田明星重镇。以具有活力的产业带动龙山经济发展。真正使龙山成为有新型工业化、信息发达、城市面貌和经济社会十分让人自豪的、具有现代农业为雄厚基础的新龙山。
(二)加强规划编制与管理。规划不能局限于城区和重点镇,要对整个县域进行通盘谋划、整体规划。坚持一手抓规划编制,一手抓规划管理,并逐步将工作重点从抓编制转向抓管理。一是要构筑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布局要形成以县城和里耶镇为重点,209国道和231省道(龙花公路)315(龙桑公路)为轴,争取龙花机场、龙桑高速或高等级公路早日畅通,进一步破解交通瓶颈。逐步形成北部区和南部区为片的空间布局结构,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二是要精心组织县城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华塘新区、火车站新区控制性详规及岳麓大道两厢城市设计,完成县城消防、绿化等相关专业规划。三是要切实抓好乡镇规划编制工作。要在近两年内完成所有乡镇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时要完成建制镇及重点乡所辖行政村村庄的规划编制。四是在规划管理方面,严格维护规划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条龙”的工作方针,通过规划调控指导城市经营,有计划出让城市规划区土地,发挥土地资源的蕞大效益,保障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三)统筹兼顾,做好县城扩容和乡镇建设。按照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城乡一体、配套完善的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1、积极实施县城建设:一是实施以华塘新区开发为重点的“龙凤经济一体化”战略,完成以岳麓大道为主的新区道路网络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湘鄂渝边区加工贸易区及专业市场,完成湘鄂情大桥建设及酉水河沿河风光带和河堤建设,拉开华塘新城区的大骨架。二是完成高速出口、华塘岳麓大道、民安老城区与石羔火车站高等级道路连接,火车站周边的科学合理规划建设。三是完成以土城坝为中心和新城门户的开发建设工程,加速环城大道建设;完善土城坝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大沙坝商住区,积极推进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人居环境试点建设。四是实施以华塘边区商贸城为代表的旧城区改造工程;搞好时代大酒店周围区域开发,构建龙山商贸“金三角”。五是完成县城及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以果利河为重点的太平山--果利河沿河风光带建设,启动果利河防护大堤工程;实施河道沿线绿化工程,配套休闲娱乐等公用设施,治理河道污染,建设城区沿河风光带。
2、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城镇规划区和乡政府所在地的主要道路及街道全部实现硬化,同时,加快乡镇停车场和集贸市场建设;二是加大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运输设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力度,乡镇配备清洁工;三是努力改善小城镇和乡集镇居民生活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柴改煤、沼气、液化气、天然气;四是加强乡镇供水设施建设,扩大供水范围,确保供水质量和供水安全;五是抓好有线电视、移动通讯、宽带等网络建设。
(四)强化城市管理。建立“以块为主、条包块管、条块结合”管理体制,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逐步形成条、块、点相结合的管理网络。一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城镇规划管理、市容环卫管理、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规章制度,理顺城市建设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向乡镇延伸管理执法队伍,推进城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二要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对乱贴乱画、乱停乱占、乱堆、乱放、乱摆等现象进行依法整治。对不规范户外牌匾及广告依法清理,拆除违章建筑,畅通消防通道。三要加强建制镇环卫管理。搞好城镇街道、市场等重点区域环卫清扫及垃圾清运。四要在城乡逐步普及垃圾袋装化管理,实行定点定时投入。
(五)科学经营城市。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将适宜通过市场化运作的领域和项目全面推向市场。一是做活土地文章。把土地市场盘活,牢牢控制一级土地市场,逐步放开二级市场,通过经营城镇土地,聚集建设资金,利用城镇土地资源、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城市建设融资。对城镇长期闲置、效益不高的存量土地采取竞价拍卖的方式让出土地使用权,拍卖收益全部用于城镇建设;对于城镇闲置停产企业的设备、厂房等,能用的用,能换的换,多途径筹集建设资金。二是市政公用设施(含道路、学校、医院、养老院)建设市场化。对城镇公益设施如公厕、路灯、广告权等,采用公开拍卖的方式,聚集城镇建设发展资金。引导个体资本、民间资本、外资参与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项目建设。三是加强产业建设,构筑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在县城,要加快建设并努力提升工业园区、物流区,以园、区拓业,以业兴城。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产业升级的制高地,城镇发展的新集团。各乡镇要以农业及产品和特色为依托,利用交通、市场、信息等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强协调与配合,切实改善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加强和完善交通网络体系、电力、通讯、公用设施、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产业兴市提供载体。
相关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首页政府数据统计分析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