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兴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上海: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admin4个月前 (09-28)长兴产业信息13

  上海: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

  上海:重点打造10款以上爆款智能网联汽车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

  为更好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挥上海绿色低碳产业基础优势,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制定本行动方案。

  能源清洁化。进一步提升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拓展氨能等潜在替代能源利用。

  原料低碳化。加快石化化工和钢铁等重点行业低碳原料替代,石化行业提高天然气、轻烃、生物质等原料比例,钢铁行业提高废钢比,推进冶炼过程以氢代碳。

  材料功能化。推进材料轻量化、高强化、功能化,支撑新能源装备转换效率提升,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关键材料量产应用。

  过程高效化。推动电机、制冷、水泵、空压机等用能系统改造提升,优化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生产工艺,推进数据中心新技术应用。

  终端电气化。以电气化、智能化为导向,推动终端能源消费方式升级,提高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电气化水平。

  资源循环化。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推广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工艺技术,加大废旧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力度。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基本形成2个千亿、5个百亿、若干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力争培育10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家研发和检验检测验证平台,5家大型企业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一批前瞻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工艺水平显著提升。

  市场主体逐步壮大。推进“十百千”工程,培育10家以上绿色低碳龙头企业,100家以上核心企业和1000家以上特色企业,创建200家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

  园区体系健全完善。围绕氢能、高端能源装备、低碳冶金、绿色材料、节能环保、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力争打造5家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培育若干家特色园区或精品微园。

  (一)聚焦产业高端,领跑优势赛道

  1.前沿技术。支持企业持续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基础性研究,加大颠覆性生产工艺与替代产品创新力度。开展电力多元转换、人工光合作用、变革性二氧化碳利用、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的研究。加快新一代核能技术、新型高效硅基光伏电池等超高效光伏/光热技术、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场、潮汐能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突破。开展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等的研究。

  2.高端装备。推动重型燃气轮机关键部件和服务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快先进核能系统和自主核能设备攻关,形成三代、四代核电设备部件的稳定制造能力。推进风电驱动、叶片等核心部件攻关,加快风电模块化设计,形成成本竞争优势。探索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汽车、高端医疗设备等再制造业务,形成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企业集聚优势。

  3.极致能效。推动重点用能行业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推广,电力行业加快复制推广超低煤耗发电技术;石化化工行业加强工艺余热、余压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推进数据中心利用液冷、人工智能运维等技术降低电源使用效率值(PUE)。推广磁悬浮制冷机、永磁空压机、高温高效热泵等高效设备。推动数字化改造升级,引导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进能源领域工业软件开发。推广节能“一站式”综合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服务等新模式。

  4.低碳冶金。支持企业攻坚富氢碳循环高炉、氢基竖炉等工艺。做强绿色精品钢,巩固高能效硅钢、核电用钢、高温合金等产品技术优势,突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电池用钢、高能效变压器核心软磁材料等技术。培育低碳冶金产业生态,形成以氢能、新材料、智慧制造工艺装备和循环经济等为主导的钢铁相关绿色低碳产业。

  (二)推动集群发展,拓宽并跑赛道

  5.新能源汽车。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和产品供给体系,加快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突破,推进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集成化、高密度化、智能化发展。发挥新能源整车龙头企业拉动效应,吸引一批关键零部件“独角兽”企业。发展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建设本市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溯源和管理回收利用网络体系,促进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工艺、装备、产业集聚发展。

  6.氢能产业。支持燃料电池重型卡车、公交客车、冷链物流车等多场景、多领域商业性示范应用,带动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等上游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资源,在金山、宝山打造氢气主要供应基地;在临港、嘉定和青浦建设产业实践区,丰富应用场景;开展兆瓦级风力、光伏等新能源电解水制氢集成及应用示范,开展“氨—氢”绿色能源应用试点。突破高能效氢燃料电池系统、长寿命电堆、膜电极、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技术。推动高压供氢加氢设备、70兆帕储氢瓶等多重储运技术的应用。

  (三)拓展应用场景,抢占新兴赛道

  7.绿色材料。推动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量产、T800级以上高强高模碳纤维工业化突破、碳纤维专用树脂技术攻关,探索碳纤维在新型碳芯节能导线、储氢容器等领域的应用。推广高温超导电缆,支持高温超导技术在核聚变等领域的应用。开展光催化在污染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发展低碳化工,推进天然气和二氧化碳制备合成气、轻烃裂解技术的应用示范。

  8.碳交易和碳金融。依托全国碳交易系统,丰富市场交易主体,引入碳交易信用保证保险,建立碳普惠机制,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碳交易标准规则体系。重点发展碳基金、碳债券、碳质押、碳保险等金融产品。鼓励发展重大节能低碳环保装备融资租赁业务。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产品,有序推进碳金融衍生品创新。

  (四)加强集成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9.碳捕集及应用。推进新一代相变型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应用,突破溶剂损耗、再生热耗等关键指标,降低捕集成本。加快二氧化碳生物、化工、材料、矿化等转化技术研究,推进二氧化碳制碳纳米管等高值化学品的产业化试点,开展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及制甲醇示范。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应用场景向化工、钢铁等其他行业拓展,加快与储能、氢能等技术的集成发展。

  10.智能电网。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发挥新能源微电网、智慧减碳虚拟电厂等项目示范作用,推动光储直柔等智能电网应用。推进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装备向高压化、智能化发展,开展大容量长寿命安全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装置应用。做强智慧能源服务,推动光伏储能微电网技术、电池人工智能技术、锂电池储能系统、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应用。

  (一)以集聚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氢能示范实践区

  推进嘉定氢能港建设,形成关键零部件、系统、整车等产业集聚,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计量测试国家级平台,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打造基础设施完善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依托临港国际氢能谷,聚焦燃料电池整车、重型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制造,加快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站建设,开展电解水设备的产业化和先行先试,开展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的综合利用试点示范。

  (二)以高端发展为动力,全面建设“临港动力之城”

  加快临港新片区全动力领域发展,打造航空、航天、汽车、海洋、能源“空天陆海能”动力集群。加快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发展高端动力关键零部件及成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修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加快核心装备产品研制,推进高性能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等研发及产业化。

  (三)以创新发展为方向,加快建设“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

  依托相关企业、专业机构和产业联盟,聚焦富氢碳循环高炉、氢基竖炉等技术攻关,打造碳中和特色产业集聚先导示范,引进世界500强研发机构和业务板块,建立低碳减碳研发转化平台,吸引“专精特新”企业,引入多元化社会资本。

  (四)以低碳氢源+新材料为核心,加快建设“上海化工区绿色低碳示范园”

  在上海化工区形成多元化氢源供给模式,加大副产氢利用,开展沼气制氢,探索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围绕打造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加快轻质高强材料、新能源材料、氢气储运材料、燃料电池材料以及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的孵化和应用。推进天然气、轻烃代替煤和石油制化工原料应用,鼓励企业提高生物基、废物基原料比例。

  (五)以梯次推进为路径,培育建设若干个潜力园区

  布局一批潜力园区,加大培育提升力度,推动其成为特色园区或精品微园。碳捕集利用示范园开展新一代二氧化碳捕集等技术攻关,推动二氧化碳制碳纳米管及复合材料等示范。青浦氢能经济生态园构建氢能汽车产业链。临港再制造产业园发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燃气轮机等装备再制造。长兴低碳创新产业园推动潮汐能发电技术研发、LNG船生产制造,发展绿色海洋装备和绿色交通产业。推动碳中和创新技术平台建设,发挥本市各类科创平台作用,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力度,推进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发挥高校院所原始创新作用,围绕共性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打造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研究中心、低碳冶金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提高成果转化率。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功能平台作用。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支持企业深耕全国碳中和市场,以先进技术和专业服务提升市场占有率。打造一批绿色供应链,鼓励核心企业带动链上企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建设一批检验、检测、评估和认证服务平台,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推进制订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准,构建上海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鼓励领军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标准化工作,探索组建产业链标准化联盟。

  市各相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各园区落实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保障项目实施要素供给。鼓励企业、行业组织、研究机构等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方面加强合作。

  构建支持本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聚焦成果转化、场景应用和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开展先行先试。落实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政策,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投资、土地等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和本市节能减排、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支持本市绿色低碳技术突破、产业发展和特色园区建设。

  加大绿色低碳产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形成分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具有国际化创新力和领导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选拔,遴选一批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和优势,扩大行业队伍。

  依托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与国内相关地区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桥梁优势,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功能优势,强化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以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碳博会等为契机,传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专题论坛、技术展示、交流会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促进绿色低碳消费。

  上海:到2025年,重点培育10家绿色低碳龙头企业、100家核心企业

  如何促进绿色低碳相关产业发展?上海:从抓好零碳试点等三方面发力

  一男子在瑞金医院持刀劫持群众被民警击伤制服,四名伤者正在救治无生命危险

  男子胃瘫靠流质过日子,上海医生一小时手术治愈25年顽疾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changxing.021cf.cn/index.php/post/1262.html

标签: 长兴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一期投资260亿元!恒力又一产业园开工!已有这九大生产基地

一期投资260亿元!恒力又一产业园开工!已有这九大生产基地

  2月8日,大连长兴岛恒力聚酯科技产业园开工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产业园项目将分三期建设,重点打造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聚酯材料、高性能树脂材料、高端纤维材料、新能源材料五大产业链。   一期项目投资260亿元,重点建设260万吨/年功能性聚酯、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相关配套工程,计划2023年建成投产。恒力2010年落户大连长兴岛以来...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人浙江长兴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人浙江长兴茶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大家看一下,双手采茶,我们需要按照一叶一芽的采摘标准,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和质量。”茶垄间,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滩龙桥村党支部书记章健正在给采茶工们讲解春茶采摘要点。   这几天,和平白茶正式开采。和平镇共有23个村,其中,涉及产茶行政村20个,全镇有茶叶主体2574个,茶叶总面积近10万亩,茶叶加工企业以及茶场268家。2023年,和平镇茶叶总产值8.05亿...

东明县长兴集乡:让黄河滩成为生机勃勃的幸福滩

东明县长兴集乡:让黄河滩成为生机勃勃的幸福滩

  东明县长兴集乡:让黄河滩成为生机勃勃的幸福滩   6月28日,东明县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聚力乡村振兴 绘就美好画卷”主题新闻发布会,长兴集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中泉,党委副书记李豪,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孙超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介绍,近年来,长兴集乡始终坚持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在实现乡村...

东明长兴集万亩虎杖遍植黄河滩涂地绘就岸绿景美新画卷

东明长兴集万亩虎杖遍植黄河滩涂地绘就岸绿景美新画卷

  黄河滚滚奔向东南,由山东菏泽东明县入鲁,流经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一区三县,一幅宏伟蓝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缓缓铺展开来。11月7日,“黄河安澜”暨“绿色发展看山东”网络主题活动在山东济南启动,此次活动就是要以网为媒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山东篇,以水清、岸绿、风景美、人民安康的新图景描绘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

中国南北经济再平衡:谁会是下一座万亿之城?

中国南北经济再平衡:谁会是下一座万亿之城?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三个问题:   2023年,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到底有哪些真正的看点?   二是如果认真分析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时代话题:   2023年,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晋级大年”。   江苏常州、山东烟台,在2023年正式加入万亿城市俱乐部。   中...

临港联合长兴在干一件大事!

临港联合长兴在干一件大事!

  日前,作为市重点项目的临港长兴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力争打造上海产业升级新典范。   长兴产业园区成立于2007年,位于崇明区长兴岛东部,与长兴岛南岸的船舶海工基地相邻,周边集聚了中船重工、振华重工等国际知名企业。作为临港长兴科技园项目供地方与合作方,园区将从项目规划、土地效益、招商能级,营运管理等方面参与项目建设,集聚临港优势,发挥长兴资源,使临港长兴科技园成...

全资子公司签署租赁协议】爱康科技公告全资子公司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爱康光电”)拟与浙江

全资子公司签署租赁协议】爱康科技公告全资子公司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爱康光电”)拟与浙江

  【爱康科技:全资子公司签署租赁协议】爱康科技公告,全资子公司苏州爱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苏州爱康光电”)拟与浙江国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租赁协议》,苏州爱康光电将位于长兴县煤山镇浙能智慧能源科技产业园创业创新大道交一环路北侧地块整体租赁给国康新能源用于光伏电池生产。租赁物包含土地(总用地面积113179平方米)及厂房(总建筑面积73829平方米附属机电设施),租赁期限为2年...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7*24小时(吴总):136 1186 9970   区领导调研吴江开发区“三农”工作   5月17日上午,区领导范建龙带队来到吴江开发区,调研“三农”工作开展情况。范建龙强调,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副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