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大上海--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服务上海土地利用调查纪实
监测大上海--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服务上海土地利用调查纪实
足不出户就能断定某个厂区是否存在违章搭建!这一看起来不太“靠谱”的事情,如今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已实实在在发生在上海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工作中。
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人口密度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盘活土地存量资源,上海市土地管理部门较早启动了工业用地绩效评价工作,从开发规模、开发密度、开发强度、开发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土地监察任务非常繁重。上海市测绘院自2010年以来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技术研究,并使用监测成果服务于土地监察。土地监察人员借助地理国情监测技术,随时可观察已审批项目的建设开发进度,精确测量房屋的层高变化,动态监测土地使用情况。
上海地区地势平坦,一般手段很难准确判别地表发生的变化,如何准确评价土地使用情况就成了一个技术难点。经过一年多对数字地表模型(DSM)技术的研究与攻关,上海院实现了对建筑物变化快速、优质、公正、便捷地进行自动化监测,犹如为工业用地绩效评价安上了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通过不同时段同一地区数字地表模型的比对,系统能按照要求自动提取各类要素,并用不同颜色区分地表的建筑物是否发生变化,同时量化提取变化情况。
监测结果可以直接用于对违章建筑的动态监测。将系统自动提取的要素叠加土地利用控制线和有关审批数据后,有关建筑是否违章就可一目了然。基于平面的比对非常直观,那么对超过限高的建筑物能否自动识别呢?
上海院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冯琰博士回答道:“这不是问题。只要输入审批高度,系统就可以对超过限高的建筑物进行自动提取。”接着她又补充:“如果同一幢建筑进行了加高,尽管从俯视影像图上看不出任何变化,但系统可以通过数字地表模型的高程信息准确地把它‘揪’出来,让违建无处遁形。”
除了直观地对建筑物状况进行监测,系统还可以利用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控制,通过在地图上直观地表示有关信息,为土地储备和土地潜力评估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比如在新增工业宗地图上叠加数字地表模型监测数据,就可以自动计算一段时期内的新供项目开工比率,辅以时间信息就可以测算开工进度;将数字地表模型监测到的建筑物变化结果与产业区块控制线、工业地块评价单元本底图等图层综合后,可以自动测算存量工业用地的二次开******况。
技术人员对上海市内古塔进行监测。
数字地表模型中包含了建筑物、道路、桥梁、树木等各类地理要素,在土地绩效评估应用中,对建筑物的变化监测难免会受到植被、树木、水系、道路等因素的干扰,影响数据统计分析的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院2011年探索引进了新的影像解译技术,它就像一面过滤镜,可以有效去除植被、树木、水系和道路等信息的干扰,仅获取土地利用绩效评估所需的建筑物变化信息。
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基于数字地表模型的自动差值算法和批处理检测工具,可以对任意区域、任意时相内数字地表模型的变化进行高准确率的自动化检测。通过数字地表模型和影像解译技术提取的监测成果,叠加有关产业园区的评价底图、工业合同等数据后,可以准确测算产业园区的综合容积率、工业容积率、建筑密度、园区建成率等指标,为工业园区土地绩效评估提供了准确的第三方监测数据。
2011年,上海院利用2008年和2011年的影像数据,完成了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园区、漕河泾工业园区的开发变化监测工作,2012年又完成了张江高科技园区、临港重装备产业基地、长兴岛船舶制造基地等产业园区近100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开发监测工作。上海院技术人员还不断对数字地表模型的生成效果、可编辑性、提取速度、与现有处理系统的兼容性、界面友好性、性价比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改进,制定了《DSM变化监测生产技术标准》和检查细则,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体系。
目前,上海院正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上海市政府签订的《共建上海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合作协议》,积极与上海市有关部门协商研究,争取以土地利用调查为突破口,加快确立地理市情监测方式、流程和成果形式,在土地资源利用和城市地表资源形态、绿地变化及绿化覆盖、重要水源地及热点区域环境影响源等领域大力推进地理市情监测工作,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彰显测绘地理信息的新内涵和新地位。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23年度勘察设计企业和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双随机”检查情况的通报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申报建设工程质量专家库专家的通知(第557号)
啃下“硬骨头”!苏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全线洞通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深化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改革支持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渝湘复线高速鱼泉河大桥左幅顺利合龙
云南《松软岩土体脉冲灌浆技术规程》征求意见
沪苏通铁路建设又有新进展,动车双线个墩身全部完成浇筑
济新高速全线首座隧道主洞顺利贯通
重磅!上海发布建筑师负责制工作指引(试行)
关于公布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名单的通知
第五届全国边坡安全防护与生态修复新技术高峰论坛
4院士支招! 202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在昆明举行
关于公布2023年“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奖评选结果的通知
关于开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3-2025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第三届岩石破坏短临预报竞赛在太原理工大学成功举办
2023年度福建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认定结果公示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大会(2023)成功召开
关于2023年第十四批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初始注册人员名单的公告
关于2023年湖北省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获奖单位的通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2023年第十三批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初始注册人员名单的公告
·涉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于开展2023年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建设领域)资助对象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
·2502米!盘兴铁路青后山隧道顺利贯通
·茶常高速耒水特大桥主墩承台全部浇筑完成
·关于江西省做好2023年度省优质建设工程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3年度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复审的通知
·梅龙高铁蕞长隧道下黄田隧道贯通
·武汉岩土所揭示了吸附作用对孔隙中气液界面性质的影响
·关于公布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名单的通知
·120米“巨龙”成功下井 成都蕞深地铁站盾构始发
网站简介联系方法广告服务版权声明战略合作我要投稿使用帮助院校专区留言反馈
客服服务热线违法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