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矿坑修复的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应用研究——以长兴县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城市设计为例
县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城市设计为例
摘要:生态集约发展的基调引导下,城乡规划建设加强了对环境修复和土地存 量利用的关注,曾经的采石矿坑或未充分利用土地不能再走传统的搁置不动、任 其废弃路径。且矿坑与其他沉睡土地的再利用不同,除了特有的畸形、复杂地势 之外,还产生了植被破坏、土地碎片化等问题。文章以长兴项目为例,从矿坑平 整、矿山生态修复、矿坑公园改造、产绿融合园区规划等角度,提出生态和生产 的双重维系,探索一条修复废弃矿地并进行二次利用的规划实践路径。
关键词:产业园区规划;采石场;矿坑平整;矿坑公园;生态实践;产绿融 合
湖州是全国存量发展先进城市,本项目作为南太湖产业发展中的重点片区, 定位于将矿坑修复和产业园区建设一体化考虑,既对矿山工业“伤口”进行恢复, 又植入符合现代园区建设需要的产业功能,是一个呼唤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共处的 实践型案例。
1 矿坑与产业园的“相遇” 1.1 充满工业痕迹的场地
项目位于南太湖产业集聚区·长兴分区南部,占地约 6 平方公里(图 1)。基 地南部高北部低,呈丘陵状。规划所处区域历史上有 14 家矿山开采公司,2010 年至今已陆续关闭 13 家,目前仅剩湖州南方水泥大自然矿 1 家。矿山闭坑后没 有及时进行生态恢复治理,造成岩石裸露,孤峰、险峰较多且坑洼不平,局部宕 面积水较深,矿地难以有效利用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图 2)。此外,基地中部 有宣杭铁路穿越,东西现状有白鹭山、戚家山 2 座主要山体,1 个集聚村落和少 量农田。
图 2 现状局部矿坑积水 1.2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划目标
规划要求改善矿山开采所破坏的生态环境,引入智能创新型工业,建成“山水 相依、绿带相连、产业融合”的高水平园区。园区内产业类型主要有大型装备制造、 智能物流床被、精密仪器制造等,在生产制造的基础功能之上,需兼具办公研发、 生活游憩、观光体验等功能。总体发展目标为全国废弃矿山综合整治示范区、长 三角一流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长兴南部新型生态门户展示区。
2 矿坑修复的两大方式 2.1 有条件的矿坑平整
经过地形、地质观测,针对性地对矿体分布范围、产状、厚度等进行调查核 实,对矿体覆盖层厚度作认真观察以及数据统计之后,选择场平工程区。场平范 围主要分宣杭铁路以西和以东两大片区,本文选择后者进行详细讲述(图 3)。 本区宕口规模较小,场平工程总范围为 29.68 公顷,无较高孤峰和深坑积水,地 质适宜填挖,且附近电力资源较为充足,可满足建设用电的需要,场平区内无居 民住宅,能够保证居民安全不受影响。
图 3 平整工程区范围 2.1.1 平整条件
项目区属低山丘陵区,主山体为戚家山,山脊呈东西向展布,蕞高点位于戚 家山山顶,标高 210m,蕞低点位于区内的老宕底,标高为15m,当地侵蚀基准 面为15m,区内地形切割中等。地表植被发育程度弱,以灌木矮丛主,地形自然 坡度 25°左右,局部可达 30~35°。 2.1.2 平整标准
根据现状地貌形态及地面高程,根据甲方及有关部门确定的红线,标高自西 北向东南由20m 平至34m(坡度 i=2%)对场地进行削高填低。 2.1.3 开挖、回填方及主要工程量计算
开挖、回填方量采用平行剖面法进行估算,在估算范围内布置 12 条剖面进行 估算,在 CAD 软件上求得剖面面积,应用公式估算各块段的开挖、回填工程量, 堆土根据测量图纸上圈出水平投影面积乘以平均厚度计算而得。
经过计算,场平工程土石方开挖总方量为 678841m3,其中堆土方量为 194725m3(不能作为宕渣回填),实际用于本工程回填方量为 484116m3,考虑 到宕渣存在一定的松散系数,根据设计规范,松散系数取 1.05。本场平工程回填 需方量为 426326m3,回填后剩余方量为 81996m3。方案设计将多余的宕渣回填 至场平工程东北侧原李家巷二矿老宕坑内,严禁外运。
本次主要工程量有场地平整、浆砌块石挡墙、挡墙外侧排水沟、临边围墙四 方面(表 1)。场平工程的土石方开挖方式以机械开挖为主。有 2 个回填区,回 填区 1:该区域为积水区,回填高度约为 5-6m。首先,将区域内积水排至拟建道 路北侧的水塘中,然后进行回填。回填区 2:该区整体回填高度为 1-2m,就地平 整后进行回填作业。回填后多余的宕渣(8.20 万 m3)以及清理的堆土(19.47 万 m3),回填至项目区北侧原李家巷二矿老宕坑内。
2.1.4 场平成效 该片区通过场平工程的设计及实施,场地进行整治后可为李家巷镇提供场地
面积 289992 平方米(约 435 亩),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 2.2 矿坑公园主题改造
基地内的老虎洞矿坑和北杨潭矿坑面积小、水质良好,经过数年生长,矿坑 周边已经有茂盛的植被从碎石和土壤中悄然长出,且矿坑处于基地边缘位置,较 为独立,不影响地块完整性。本文选取老虎洞矿坑公园进行阐述,规划将其改造 为具有生态恢复、休闲、旅游开发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2.2.1 生态复绿
采用“因坡制宜”的方法,如土壤覆盖种植、喷播绿化、槽式绿化和垂直绿化 (表 2),进行生态修复。
2.2.2 以园养园 结合老虎洞矿坑原本的地形地貌进行小微景观设计,形成独具矿坑特色的无
动力休闲乐园,该公园建成后可独立管理运营和维护(图 4、图 5)。为保证项 目的持续运营,对公园周边建筑做了盈利性项目策划,为公园提供配套餐饮服务, 也提高了整个园区的生机活力。
3 基于矿坑修复改造的产业园区规划 原本破碎遗忘的土地,经过有条件的场地平整和矿坑公园改造,已满足土地
使用条件。规划将重生的生态场地与建设使用需求恰当的衔接起来,做出蕞终规 划布局(图 6)。文章对四大设计策略用数据化的方式逐一表述。
3.1 策略一:6 公里智慧景观大道——展示前沿园区 基地北部的 318 国道是自驾川藏线之一,沿途风景秀美,过境车辆多,规划
定位基地北部 4.5 公里长的 318 国道为风情展示段,是园区的主要外部形象展示 界面和人流导入点,通过景观设计和节点标识,吸引人群进入园区。智慧大道是 基地内部的南北向重要规划道路,两侧集中了地块内主要的产业办公及生产服务 设施,规划长度 1.5 公里,通过智慧交通协调服务生产、办公、商务等活动,是 园区智慧交通示范段和海绵城市示范段(图 7)。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